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22年7月12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赴保山市施甸县“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到施甸县木老元乡进行推广普通话活动,同时进行民族文化的探索和体验。随着车子的行驶,施甸布朗山上的景色一幕一幕映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员的眼帘,层次分明的绿色青山间夹杂着点点棉白,是山花、羊群、还有蓝天上追逐飘扬的白云。
布朗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民族,今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摆榔两个乡居住的布朗族,至今仍保留着特色浓郁的地方文化。布朗族属南亚语系,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布朗族热情好客,队员们路过村民家门口时他们都会热情的邀请同学们进去坐一坐,然后跟志愿者们讲讲他们当地故事和习俗。
当地人说:现在的木老元乡村民很多都是从山上搬迁过去的,以前山里的木老元乡,贫困人口多,居住地大多山高坡陡,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现在经过搬迁之后的木老元乡一栋栋整洁有序的崭新楼房上,一面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高高飘扬,村民生活幸福稳定。
布朗族为哀牢国土著民族“百濮”后裔,至今尚保存着自己独有的民族服装,沿袭着古朴的服饰习俗。妇女服装颜色多以绿、红、青、紫为主,衣裤色彩跳动较大,因此获得了“花蒲蛮”的雅称。布朗族的男性服装,一般是上身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青布褂。头上缠黑布包头,包头末端用红线穗装饰。下穿大腰宽腿布裤,脚穿火麻草鞋。布朗族遇喜事,穿着装扮色彩鲜亮,装饰繁多。遇丧事,衣色则以黑、青、蓝为主,不戴饰品。布朗族服饰多为自己手工缝制,现如今还能在木老元乡中找到手工制衣的布朗族传承人,他们热情的邀请志愿者们试穿了独特的民族服装。
许多的民族习俗、美食特色还在眼前闪过,动人的音乐依旧余音绕梁。我们无论走多远,都应该铭记自己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正如高飞的风筝一般,即使它飞得再高再远,即使风再大,只要有那一根绳子拉着,它就不会随风四处飘荡,就不会迷失方向。
通过此次到施甸县木老元乡进行推广普通话和民族文化探索体验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实践团成员对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各民族文化的认识,坚定了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高职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高职学院